主页 > 华为手机下载imtoken钱包 > 法律研究 | 比特币可以继承吗?它受法律保护吗?

法律研究 | 比特币可以继承吗?它受法律保护吗?

华为手机下载imtoken钱包 2023-07-04 05:17:15

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即将生效的《民法典》,都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持开放态度。根据现行法律,比特币是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吗?大家经常调侃的“祖传比特币”“把比特币留给下一代”在法律上可行吗?下面我们将一一解释上述问题。

自 10 月以来,比特币价格连续几天上涨,最高达到 19,888 美元,而比特币的历史高点为 19,875 美元。这次价格上涨,打破了比特币的历史最高价。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在赫尔辛基的一台小型服务器上创建、编译并打包了第一个开源代码,比特币世界的第一个区块诞生,比特币诞生。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比特币在普通人眼中都是一文不值的。2010 年 5 月 22 日,早期比特币矿工程序员 Laszlo Hanyec 用 10,000 比特币成功购买了两个披萨。谁也想不到,十年后,比特币涨到了两万美元,两个披萨价值两亿美元。

类似的例子在币圈不胜枚举。

根据权威区块链数据平台 Glassnode 的数据,截至 11 月 4 日,持有 1 个及以上 BTC 的地址数量已达到 824,193 个,创下历史新高。之前的历史新高是 9 月 17 日创下的 824,160 点。

由于价格波动较大,购买比特币的价格也不尽相同。开始长期持有比特币的老人会自嘲说自己持有的是“祖传的比特币”,“留着我的比特币”。给后代”……虽然这些都是笑话,但比特币能否被继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截至目前,涉及比特币的现行法律规定是什么?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提到比特币性质的文件是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13 年。

《通知》中提到:“比特币具有四大特点:无中心化发行人、总量有限、使用无地域限制、匿名性。比特币虽然被称为“货币”,但由于它不是当局发行的货币,它不具备法定补偿、强制等货币属性,也不是真正的货币,在本质上,比特币应该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该使用作为市场上的货币。”

同时,央行公告还指出:

“不过,比特币交易是一种在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人有参与的自由,风险自负。”

此外,2017 年 9 月 4 日收到比特币转让遗产交税,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9 月 4 日公告》),其中称:“代币发行用于代币发行融资或“虚拟货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不具有法定补偿和强制性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价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该作为市场上的货币使用。”

94号公告还强调:“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币与代币与“虚拟货币”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充当中央交易对手买卖代理。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通知》虽然明确否定了比特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但并不限制普通人持有和交易比特币。《9月4日公告》还禁止代币的发行和融资以及相应的交易平台和支付结算,并不否认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的存在。

从效力来看,上述《通知》和《9月4日公告》均应属于部门规定。

也就是说,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比特币属于特定的虚拟商品,即虚拟财产。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实施,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将同时废除。根据《民法典》以及上述《通知》和《9月4日公告》,当我们回答“比特币可以继承吗?”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两个问题:

首先,民法典是否保护虚拟财产?(或者法律是否保护虚拟财产?)以及比特币的法律性质。第二,比特币是否属于“遗留”的范围?

o1 民法典是否保护虚拟财产?比特币的法律属性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关于“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规定“法律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收到比特币转让遗产交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领导小组编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理解与适用》(以下简称《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条有明确解释。这很清楚:

该条是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因果规定,但它声明了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并为特别法的后续规定提供了法律依据。《民法典》保留了《民法通则》的这一规定。

《理解与应用》指出:“上述规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规定。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区块链已经落地,对现代经济社会仍将产生巨大影响。”

《理解与应用》还指出:数据和虚拟网络属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东西,具有以下特点: (2)数据和虚拟网络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受民法保护的数据和虚拟网络财产属于权利人获得(3)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虽然是无形的,但在网络空间中也有一定的“有形”存在。这种“有形”是不真实的与网络世界相比。毕竟,数据的存储需要空间,网络的虚拟属性也有活动的空间。

不难看出,比特币显然符合上述所有特征。

当然,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也应具有“合法性”的特点——虚拟财产的产生和取得应符合法律规定。

即虚拟财产不应受到中国法律的禁止或限制,也不应与色情、暴力、反动等内容混杂。同时,虚拟财产的合法性还体现在获取方式的合法性上。无论前述《通知》和《9月4日公告》,还是其他法律规定,都没有规定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是违法的。

目前,比特币具有合法性的特点。那是:

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财产,在法律上受到法律保护。

事实上,除了财产的“合法性”和民法典规定的一些例外情况外,所有的个人财产都可以作为继承。这一正面的法律总则实际上极大地扩大了继承的范围,包括了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等一切现存财产,是已经出现或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虚拟财产权。将来可能会出现。还有数据产权等的空间。

2020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公布了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2020年度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其中,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刘江法官编撰的《李胜彦、Brandon Smit诉闫向东、李敏等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比特币的法律属性及其司法救济》在高级人民法院初审评选的2745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2020年度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在选案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判决结果和法律适用的正确性、案件的典型性和指导性、判决的主旨和案卷的撰写。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

本案判决中对比特币财产属性的认定及对比特币相关案件的司法救济,已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比特币案对审判实践影响深远。

此外,在由链法律师团队代理的首起比特币网络侵权案件中,杭州互联网法院对比特币的财产属性进行了认定,并进行了详细讨论。

法院在作出判决时,援引了《民法总则》中中国法律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此外,还从价值、稀缺性、可处置性等方面对比特币的属性属性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是:

获得比特币的过程浓缩了人类的抽象劳动——价值;比特币的总数恒定在 2100 万稀缺;比特币可以被拥有、使用、盈利、排他性和一次性使用。

上述案例实际上已经确立了“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财产应该作为重要内容受到保护”。

o2 比特币是否属于“可继承”的范畴?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自然人的合法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继承权是我国民法中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所谓继承权,是指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死者所作出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有权继承死者的遗产,或者有接受死者继承的资格。死者。在有一定法律事实的情况下,继承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享有事实上的财产权。继承权的实现自死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开始。

同时,民法典《继承卷》第1122条规定:“继承是自然人死后留下的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依照其规定不能继承的遗产。自然不得继承。即:只有个人的合法财产才能被继承。

根据《理解与适用》的解释,本条所指的法定财产是指继承的法律概括必须包含合法性的限制,只有法定财产才能作为死者生前的遗产继承。总之,只有合法的财产才能成为继承。如果所谓继承是死者通过抢劫、盗窃、欺诈或其他非法手段获得的,则这些财产不视为继承。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比特币具有合法性的特征。所以我们得出结论:

比特币可以继承。

当然,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掌握了私钥和地址,也就掌握了比特币。